关于中央的成语

共 15 个成语

流砥柱

zhōng liú dǐ zhù

成语解释: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。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个人或集体。中流:河流中央;砥柱:黄河三门峡东的石山。

成语出处: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
详细解释

砥柱

dǐ zhù zhōng liú

成语解释:砥柱:山名;在河南境内三门峡、黄河中;形如柱石;立在急流当中;故名;中流:河流中央。比喻能在艰难环境中起支柱作用。

成语出处: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内篇谏下》:“吾尝从君济于河,鼋衔左骖,以入砥柱之中流。”

详细解释

之国

guó zhōng zhī guó

成语解释: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。
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六章:“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‘国中之国’,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,无不恨恨不已。”

详细解释

孤秦陋宋

gū qín lòu sòng

成语解释:孤:孤立;陋:鄙陋。孤立的秦朝,鄙陋的宋朝。指制定了在于企图巩固而结果却削弱了中央政权的错误方针。

成语出处:清·王夫之《黄书·宰制》:“行之百年,以意消息,中国可反汉唐之疆,而绝孤秦陋宋孤秦陋宋之丰祸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全国一盘棋

quán guó yī pán qí

成语解释:指全国各部门在中央统一领导下,全面安排,互相协作。

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前十年为后十年做好准备》:“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,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,集中力量,保证重点。”

详细解释

朝野上下

cháo yě shàng xià

成语解释:朝野:指朝廷和民间;上下:从中央到地方。指从中央到地方,从做官的到老百姓。

成语出处:清 魏源《治篇十一》:“其朝野上下,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,安其危而利其害。

详细解释

割据一方

gē jù yī fāng

成语解释: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,与中央政权对立。亦作“各霸一方”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1卷:“方今朝政颠倒,宦官弄权,官家威令不行,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。”

详细解释

广乐钧天

guǎng yuè jūn tiān

成语解释:广乐:优美而雄壮的乐曲;钧天: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。指天上的音乐,仙乐。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。

成语出处:康有为《孔子改制考·叙》:“乃睹此广乐钧天,复见宗庙百官之美富。”

详细解释

混沌不分

hùn dùn bù fēn

成语解释:混沌:亦作“浑沌”,古代寓言中的中央帝名。原意是借喻一切事物都应顺其自然。后常用以表示愚昧无知。
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南海之帝为倏,北海之帝为善,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窃,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日凿一窃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
详细解释

钧天之乐

jūn tiān zhī yuè

成语解释:钧天:古代神话传说指天的中央。指天上的音乐,仙乐。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。

成语出处:《异闻录·韦安道》:“行百许步,复有大殿,上陈广筵重乐,罗列樽俎,九奏万舞,若钧天之乐。”

详细解释

强干弱枝

qiáng gān ruò zhī

成语解释:加强树干,削弱枝叶。比喻削减地方势力,加强中央权力。
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》:“而汉郡八九十,形错诸侯间,犬牙相临,秉其厄塞地利,强本干,弱枝叶之势,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。”

详细解释

强枝弱本

qiáng zhī ruò běn

成语解释:喻地方势力强于中央,成尾大不掉之势。

成语出处:明·李贽《史纲评要·唐玄宗》:“强枝弱本,千古同患。同姓犹然,况犬羊乎?”

详细解释

弱本强末

ruò běn qiáng mò

成语解释:指中央权力削弱而地方势力强大。

成语出处:太平天国 洪仁玕《资政新篇》:“倘有结盟联党之事,是下有自固之术,私有倚倚之端,外为假公济私之举,内藏弱本强末之弊。”

详细解释

小朝廷

xiǎo cháo tíng

成语解释:朝廷:君主接受朝见和处理政事的地方,也指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或君主的代称。指处于偏安局面、狭小范围的中央政权。

成语出处:宋·胡铨《戊午上高宗封事》:“臣有赴东海而死耳。宁能处小朝廷求活耶?”

详细解释

凿破浑沌

záo pò hùn dùn

成语解释:浑沌:传说中的中央之帝。指违反自然,致成祸害。也指开通耳目,增长人的知识。

成语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,曰:‘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,此独无有,尝试凿之。’是凿一窍,七日而浑沌死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