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一格的成语

共 13 个成语

不名

bù míng yī gé

成语解释: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。

成语出处:清钱泳《履园丛话 收藏 元》:“有元一代画家,全讲气韵,不名一格,实能超出唐、宋人刻画之习。”

详细解释

别创

bié chuàng yí gé

成语解释: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。

成语出处: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 杜甫与苏涣》:“仅存的三首,从内容来说,实在是别创一格。”

详细解释

别具

bié jù yī gé

成语解释:格:格式;风格。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。形容别致、新颖;与众不同的样子、风度等。

成语出处:清 吕留良《与施愚山书》:“咏见赠诗,风力又别具一格。”

详细解释

别开

bié kāi yí gé

成语解释:指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。

成语出处:陈春华《丙午萍醴起义记》:“是役事迹,冯自由同志之《开国前革命史》已将大略记录,故本篇别开一格。将当日香港《中国日报》纪录及由各方面采集之资料,详细排叙,不厌求详。”

详细解释

独具

dú jù yī gé

成语解释:单独有一种特别的风格、格调。

成语出处:

详细解释

不拘

bù jū yī gé

成语解释:不拘:不拘泥;不限制;格:规格;标准。指不限定于一种规格和方式。

成语出处:清 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第125首:“我劝天公重抖擞,不拘一格降人才。”

详细解释

聊备

liáo bèi yī gé

成语解释:姑且算是具备这一格式。表示暂且有以充数的意思。

成语出处:清 陈廷焯《白雨斋词话》第五卷:“余于别集中求其措语无害大雅者择录一二,非赏其工也,聊备一格而已。”

详细解释

自成

zì chéng yī gé

成语解释:指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
成语出处: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》:“香山于古诗律诗中,又多创体,自成一格。”

详细解释

别开蹊径

bié kāi qī jìng

成语解释:另辟新路;独创一格。

成语出处:赵诚《中国古代韵书》第六章第一节:“惟其如此,他才更能重视实际,不为传统所因囿;同时也更富有革新精神,突破旧韵书的束缚,别开蹊径,编制了一部有革命意义的《中原音韵》。”

详细解释

独往独来

dú wǎng dú lái

成语解释:指行动自由,没有阻碍。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,后指单独往来。

成语出处:庄周《庄子 在宥》:“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”

详细解释

匠心独妙

jiàng xīn dú miào

成语解释:匠心:精巧的构思。独妙:独到的巧妙。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。亦作“匠心独出”、“匠心独运”。

成语出处:唐·王士源《孟浩然集序》:“文不按古,匠心独妙。”

详细解释

立贤无方

lì xián wú fāng

成语解释:立:植,竖。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
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汤执中立贤无方。”

详细解释

右军习气

yòu jūn xí qì

成语解释:右军: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,曾任右军将军,世称王右军。比喻一味摹拟古人,不能自创一格。

成语出处:清·宋曹《书法约言》:“既脱天腕,仍养于心,方无右军习气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