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险阻:险恶阻塞的地方。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、危险和阻碍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在外十九年矣,而果得晋国,险阻艰难,备尝之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。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:“上西天拜佛走一遭,怕什么山高路险,水阔波狂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不畏惧艰难险阻。
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险阻:危险和障碍。前进道路上的困难、危险和障碍。
成语出处:《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险阻艰难备尝之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赴:前往;蹈:踩;汤:热水。形容不畏艰难险阻,奋不顾身。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嵇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禽鹿少见驯育,则服从教制,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蹈汤火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①唐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”参、井,皆星宿名,分别为蜀秦分野。谓自秦入蜀途中,山势高峻,可以摸到参、井两星宿。后因以“扪参历井”形容山势高峻,道路险阻。②形容世路艰难。
成语出处:唐·李白《蜀道难》诗:“扪参历井仰胁息,以手抚膺坐长叹。”宋·王铚《王公四六话》:“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:‘扪参历井,敢辞蜀道之难;就日望云,愈觉长安之远。’自后凡官两川者,谢表相承用此一联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