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等到好价钱再出售(沽:卖)。比喻做事等待某种条件;或怀才等待赏识者重用。
成语出处:宋 胡继宗《书言故事 金宝》:“待时而动曰待价而沽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亦作“待价而沽”。等待善价出售,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。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,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
成语出处:语本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於斯,韫椟而藏诸?求善贾而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,沽之哉!我待贾者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端:头;头绪;待:等待;举:举办;做。很多事情要兴办。
成语出处: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计算着日子来等待,意即无须很久。
成语出处:三国 蜀 诸葛亮《前出师表》:“愿陛下亲之信之,则汉室之隆,可计日而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迫:急迫;待:等待。急迫得不再等待。形容心情非常着急。
成语出处: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回:“且系酒后游戏,该仙子何以迫不及待,不奏闻请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韫:藏;犊:木匣子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且韫椟以待价,踵颜氏以行止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韫:藏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
成语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89回:“那明是韫玉待价之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谨。
成语出处:唐·陆贽《答百寮第二表》:“坐而待曙,忮及上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待:等待;毙:死。坐着等死。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。
成语出处:先秦 管仲《管子 参患》:“短兵待远矢,与坐而待死者同实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待:等待。坐着等死。形容不积极想办法找出路。
成语出处:梁启超《政闻时言·读宣统二年十月三日上谕感言》:“人心风俗其他之病征尚不深患,而惟此坐以待亡之心理最为足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磨快刀;等待着。比喻作好准备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嗷嗷:哀鸣声;待:等待;食:喂养。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。形容灾民受饥饿,处于困境等待援助。
成语出处:清 秋瑾《致秋誉章书其五》:“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,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百废:指各种荒废的事业;举:举办。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。
成语出处:吴晗《海瑞罢官》:“百废待举,他不出头做主,实在令人着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无数事情都等待兴办。
成语出处:平佚《临时政府成立记》:“而沪军陈都督,复以民军倡义伊始,百凡待举,无总机关以代表全国,外人疑虑,交涉为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待:等待;待价:等待高价出售。珍藏明珠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子贡曰:‘有美玉于斯,韫椟而藏诸,求善贾而沽诸?’子曰:‘沽之哉!沽之哉,我待贾者也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举:行动。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。
成语出处:穆欣《南线巡回·粤桂大围歼战》:“他曾妄想……保住残部待机再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待:等待;举:行动。等待有利时机再采取行动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寡君知天运之盛衰,达时务之机变,所以养兵练将,待时而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急:紧急;迫切;待:等待。急迫得不能再等待。形容心情急切难耐。
成语出处: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青蛾》:“逆害饮食,但思鱼羹,而近地则无,百里外始可购致。时厮骑皆被差遣,生性纯孝,急不可待,怀赀独往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踮起脚跟等待。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结果。语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大臣内畔,诸将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成语出处:语出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大臣内畔,诸将外反,亡可蹻足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留着位置等待。
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:“宁可虚位以待人,不可以人而滥位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空着位置等待。
成语出处: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桌上摆着精致的餐具虚席以待,使人穿堂而过时有一种昼夜不分的懒洋洋的感觉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席:铺陈;聘:请人任职。铺陈珍品,待人选用。旧指有才能的人等待受聘用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儒行》:“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虚:空着;左:古代以左为尊;待:等待。空着尊位恭候别人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九回:“素闻老先生品位崇高,学问醇正,敬以参谋之位,虚左相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韫:藏;犊:木匣子;酤:卖。把玉藏在木匣子里,等待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。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刘桢《处士国文甫碑》:“不计治萃,名与殊路,知我者希,韫椟未酤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严:严肃整齐;严阵:整齐严正的阵势。摆好阵势等待着。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;等着敌人。
成语出处: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》:“甲辰,帝亲勒六军,严阵以待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和“矛”相似;旦:天亮。枕着武器躺着;等待天亮。形容杀敌心情急切;毫不松懈;时刻准备迎战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刘琨传》:“吾枕戈待旦,志枭逆虏,常恐祖生先吾著鞭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枕着兵器等待迎敌。形容时刻准备杀敌。
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·褚渊传》:“结垒新亭,枕戈待敌……锋镝初交,元恶送首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枕着武器等待命令。形容时刻准备战斗。
成语出处: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》:“张统制现带有可靠军队数营,在汉口刘家庙枕戈待命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旦:天亮。坐着等待天亮。比喻勤勉。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丕显,坐以待旦,旁求俊彦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嗷嗷:哀鸣声;待哺:等待喂养。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;等待母鸡来喂食。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;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;等待救济;援助。
成语出处: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器:用具,引伸为才能。比喻学好本领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持重:小心谨慎。形容谨慎地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,利在急战,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待:等待;时:时机;分:本分。为了等待好的时机而暂时安分守己。
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第一折:“想咱人不得志呵,当以待时守分,何日是我那发迹的时节也呵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更:再,复。指不必再等待,已到了该说该做的时候。
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临济玄禅师法嗣》:“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,似这般瞎汉不打更待何时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对于未来的事,不可期望等待。
成语出处:《庄子·人间世》:“来世不可待,往世不可追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踮起脚等待。比喻很快就能实现。
成语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高祖本纪》:“大臣内叛,诸侯外反,亡可翘足而待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
成语出处:清 秋瑾《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》:“事机一失应难再,时乎时乎不我待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拭:擦;待:等待。擦亮眼睛等着瞧。形容期望很迫切。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。
成语出处:汉·杨修《答临淄侯笺》:“观者骇视而拭目,听者倾首而竦耳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束:捆绑;戮:杀。捆起自己,等待被杀。指不作任何抵抗,甘愿等死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8回:“降卒不曾准备,又无器械,束手受戮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榻:床。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。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。
成语出处:清 张集馨《道咸宦海见闻录 朋僚函札 向荣来函》:“如阁下允为留营,弟当于营中扫榻以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停止生产,等待原料。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68章:“五月十五日,上海日本第七纱厂停工待料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谓掩藏锋芒,隐匿踪迹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茅盾《蚀·动摇》:“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,后来时事日非,只好韬晦待时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蓄:积蓄,储藏;竭:干涸。积蓄部队的锐气,等待对方士气低落时再出击。
成语出处:清·汪宗沂《卫公兵法·将务兵谋》:“若此,则当卷迹藏声,蓄盈待竭,避其锋势,与之持久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虚:空着;左:古时以左为尊;待:等待。空着尊位恭候别人。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公子从车骑,虚左,自迎夷门侯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蕴:积聚,藏蓄。积聚珍奇的宝物,等待适当的价钱。比喻怀藏奇才,等待施展的机会。
成语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》:“若怀宝迷邦,蕴奇待价,蓄响藏真,不求闻达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整理好行装,等待出发。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3章:“但是浙江公民代表请愿团还未启程北上,上海方面北军第四师整装待发的消息已传到浙江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留在闺房里等待许配(闺:好卧室)。
成语出处:西汉 戴圣《礼记 曲礼上》:“女子许嫁,笄而字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丰盛的酒肴没有准备好,不如一壶水泡饭可以解除饥饿。比喻事情很急,不能等待。
成语出处: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觥饭不及壶飧。今岁晚矣,子将奈何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时:时机。等待时机然后行动。
成语出处:《周易 系辞下》:“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俟:等待。很难等到黄河水清。比喻时间太长,难以等待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八年》:“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急得不能等待。形容心怀急切或形势紧迫。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四回:“六个人刚刚坐定,胡统领已急不可耐,头一个开口就说:'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,须大家尽兴一乐。'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刮锅有声,等待烧火做饭。形容生活艰难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磨快刀子等待。比喻做好准备,待时而动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昭公十二年》:“摩厉以须,王出,吾刃将斩矣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亦作“磨砺以须”。谓磨刀以待。比喻作好准备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3回:“檄文到日,磨厉以须,车马临时,市肆勿变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时日不等待我。极言应抓紧时间。
成语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与吴季重书》:“然日不我与,曜灵急节,面有过景之速,别有参商之阔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我与:“与我”的倒装;与:等待。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。嗟叹时机错过,追悔不及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把脖子洗净,伸到刀下受斩。比喻等待灭亡。
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82回:“今且放汝回去,说与孙权:洗颈就戮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韫:蕴藏。椟:木匣子。指珠宝藏在木匣里,等待高价出售。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幽闺记》:“酒家眠,权休息,韫椟藏珠隐尘迹,万里前程在咫尺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引:拉引;发:射箭。拉长了弓弦;但不把箭射出去。比喻作好一切准备;等待时机;也可比喻善于启发引导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君子引而不发,跃如也。中道而立,能者从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引:伸长;拉长;戮:杀。伸长脖子;等待被杀。指不作任何抵抗;甘愿等死。
成语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六回:“天兵到日,尚不引颈受戮,乃敢拒敌大兵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伫:久立而等待。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。
成语出处: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因不受重视而担任清闲的职务。也比喻长期等候工作或长久地等待接见。
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虽然也没有什么大进项,比起没有发达的时候,在人家坐冷板凳,做猢狲大王,已经天悬地隔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笃:忠实,厚道;举:举荐,选拔。对关系近的厚道,对关系远的举荐,指同等待人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。
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有掎挈伺诈,权谋倾覆,以相颠倒,以靡敝之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掎挈:指摘;司:同“伺”,侦候;诈:欺诈。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。
成语出处: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掎挈司诈,权谋倾覆,未免盗兵也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数着日子等待。极言盼望之殷切。
成语出处:明·方孝孺《与邵真斋书》之六:“前者村仆还,承书约在月末相过,计日以俟,未遂一见,岂以雨故愆期邪?”
详细解释
jūn zǐ bào chóu,shí nián bù wǎn 成语解释:君子:泛指品德高尚的人。指有志之士报仇雪恨不必性急,等待时机再动手。
成语出处:《儿女风尘记》:“孩子,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!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!”
详细解释
jiàng zài jūn,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语解释: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臣既已受命为将,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
详细解释
jiàng zài wài,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 成语解释: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,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兵法·变篇》:“城有所不攻,地有所不争,君命有所不受。”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103回:“岂不闻:‘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窥:暗中观察;伺:守候,等待机会。暗中观察,准备伺机采取行动。
成语出处:汉 吾丘寿王《骠骑论功论》:“(秦)内用商鞅、李斯之谋,外用白起、王翦之兵,窥间伺隙,既并海内之后,以威力为至道,以权诈为要术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指秋收以后结清欠帐。比喻等待时机进行报复。
成语出处: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怕就怕秋后算帐,本来挺明白的事最后也不明白了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俟:等待。等待黄河变清。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。
成语出处: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八年》:“周诗有之曰:‘俟河之清,人寿几何?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把稀有的货物储藏起来。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;等待高价出卖;牟取暴利。囤:积存;居:储藏;奇:紧俏或稀有的货物。
成语出处:《谈<憩园>》:“头脑灵敏点的或者更贪心的老爷们还要干点囤积居奇的生意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等待时机,观察变化。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0回:“元帅屯兵于郝山矶,相机观变,可以万全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比喻潜藏起来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逸民传 陈留老父》:“夫龙不隐鳞,凤不藏羽,网罗高悬,去将安所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职名:官员的履历。把官员的履历早些呈上。指新皇帝嗣位后,官员们呈上职名,等待封赏。比喻企求升官。
成语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迎驾》:“他说马中丞当先出头,众公卿认肯逗留。职名早投,大家去上书陈表,拥入皇州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遵:遵循,按照;时:时势;晦:隐藏。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,退守待时。后多指暂时隐居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周颂·酌》:“于铄王师,遵养时晦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遵:遵循,按照;时:时势;晦:隐藏。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,退守待时。后多指暂时隐居,等待时机。
成语出处:《诗经 周讼 酌》:“于铄王师,遵养时晦。”
详细解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