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安下心的成语

共 13 个成语

定志

ān xīn dìng zhì

成语解释:指安下心来。

成语出处: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回:“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,外赐御酒二瓶,金花十朵,着他安心定志,再勿胡为。”

详细解释

反侧获

fǎn cè huò ān

成语解释:反侧:翻来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。

成语出处:唐·陆贽《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》:“昨者改元施令,悔往布新,将反侧获安,则干戈日弭。”

详细解释

反侧自

fǎn cè zì ān

成语解释:反侧:翻来覆去不能入睡,心神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的人自然而然地安下心去。指安抚人心的措施很奏效。

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光武不省,会诸将军烧之,曰:‘令反侧子自安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忐忑不

tǎn tè bù ān

成语解释: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。忐忑:心神不安定。

成语出处:清 吴趼人《糊涂世界》第九卷:“两道听了这话,心里忐忑不定。”

详细解释

七上八下

qī shàng bā xià

成语解释: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。

成语出处:宋 宗杲说《大慧普觉禅师语录》第21卷:“方寸里七上八下,如咬生铁橛,没滋味时,切莫退志。”

详细解释

蹀躞不下

dié xiè bù xià

成语解释:谓心里忐忑不安,不能放心。

成语出处:《警世通言·蒋淑真刎颈鸳鸯会》:“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,心中好生不快活。自思量道:‘皆由我之过,送了他青春一命。’日逐蹀躞不下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

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xià

成语解释:比喻心情不安。
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6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,暗暗地寻思道:‘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,如何这般相待,不许人动身?’”

详细解释

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

fàng xià tú dāo,lì biàn chéng fó

成语解释: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,就能变成好人。

成语出处:明·彭大翼《山堂肆考·微集》第一卷:“屠儿在涅槃会上,放下屠刀,立便成佛。”

详细解释

民告示

ān mín gào shì

成语解释:安:安定;告示:布告。①原指官府在新官上任或社会变乱后;为安定民心所发布的文告。②现借指把要办的事或问题预先通知下来;让大家有所准备。

成语出处: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第25回:“李秀成全不费力,已拔了南康城……先出安民告示,次第收复汝宁、饶州各郡县。”

详细解释

放下屠刀

fàng xià tú dāo

成语解释:放:安放,搁置;屠刀:宰杀牲畜的刀。佛教语,劝人改恶从善。比喻作恶的人决心改过。
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30卷:“只不迁不贰,是甚力量,便见工夫,佛家所谓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”

详细解释

睡卧不宁

shuì wò bù níng

成语解释:睡:睡觉。卧:躺下,睡觉或躺下都不安宁。形容心绪烦乱,不能安定。

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几日睡卧不宁,饮食少进,给假在驿亭中将息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

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,qī shàng bā luò

成语解释:落:下降。比喻心情不安。

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24卷:“自实心里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落似的,身子好像墽盘上蚂蚁,一霎也站脚不住。”

详细解释

杞人忧天

qǐ rén yōu tiān

成语解释:杞:古时国名;忧天:担心天塌陷。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;寝食不安。比喻不必要的或毫无根据的忧虑。

成语出处: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