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贤人的成语

共 37 个成语

举能

xuǎn xián jǔ néng

成语解释:选举贤人;荐举能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 食货志上》:“设官分职,选贤任能,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,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。此义不可不知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远佞

qīn xián yuǎn nìng

成语解释:佞:巧言谄媚的人。亲近有才能的贤人,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。
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》第三卷:“尔其尊师重傅,亲贤远佞,非礼勿贱,非义勿行。”

详细解释

君子

xián rén jūn zǐ

成语解释:指有才有德的人。

成语出处:唐·陈子昂《明必得贤科》:“凡贤人君子,未尝不思效用,但无其类获进,所以湮没于时。”

详细解释

毕集

qún xián bì jí

成语解释:毕:全。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五回:“今日群贤毕集,正当‘所言公则公言之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毕至

qún xián bì zhì

成语解释:毕:全。各种贤人聚集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
详细解释

毕至,少长咸集

qún xián bì zhì,shào zhǎng xián jí

成语解释:毕:全。各种贤人、老少聚集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群贤毕至,少长咸集,此地有崇山峻岭,茂林修竹。”

详细解释

退避

tuì bì xián lù

成语解释:贤路:贤人出任的路。指辞去职位,让贤人接替。

成语出处:陶菊隐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》第28章:“张怀芝皓电请各省联名电劝李‘退避贤路’。”

详细解释

让能

tuī xián ràng néng

成语解释:推:举荐;让:谦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周官》:“推贤让能,庶官乃和。”

详细解释

逊能

tuī xián xùn néng

成语解释:推:举荐;逊:退让。举荐贤人,让位于能者。
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四折:“社稷宁谧,黎民乐业,皆晏推贤逊能之助。”

详细解释

清圣浊

qīng shèng zhuó xián

成语解释:汉末饥荒,禁止酿酒,饮酒人避讳言酒,称清酒为圣人,浊酒为贤人。指酒的别称。

成语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徐邈传》:“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,浊者为贤人。”

详细解释

亡邦瘁

rén wáng bāng cuì

成语解释: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后因以“人亡邦瘁”谓贤者不在位,国家因而衰败。

成语出处:《诗·大雅·瞻卬》:“人之云亡,邦国殄瘁。”毛传:“殄,尽;瘁,病也。”郑玄笺:“贤人皆言奔亡,则天下邦国,将尽困穷。”

详细解释

周公吐哺

zhōu gōng tǔ bǔ

成语解释: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于天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’”后用为在位者礼贤下士之典实。

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周公戒伯禽曰:‘我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,我於天亦不贱矣。然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’”

详细解释

野无遗

yě wú yí xián

成语解释:民间没有被弃置不用的人才。指任人唯贤,人尽其才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大禹漠》:“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”

详细解释

东阁待

dōng gé dài xián

成语解释:特地开东门接待贤人。

成语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于是起客馆,开东阁以延贤人,与参谋议。”

详细解释

圣经

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

成语解释:旧指圣人手订的经典和贤人阐释的著作。

成语出处:唐韩愈《答殷侍御书》:“圣经贤传,屏而不省,要妙之义,无自而寻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室容

shí shì róng xián

成语解释:谓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弘明集·正诬论》:“且十室容贤,而况万里之广!”

详细解释

岁在龙蛇

suì zài lóng shé

成语解释:岁,岁星;龙,指辰;蛇,指巳。后指命数当终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五年春,梦孔子告之曰:‘起,起,今年岁在辰,来年岁在巳。’既寤,以谶合之,知当命终,有顷寝疾。”李贤注:“北齐刘昼《高才不遇传》论玄曰‘辰为龙,巳为蛇,岁至龙蛇。贤人嗟,玄以谶合之’,盖谓此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无方

lì xián wú fāng

成语解释:立:植,竖。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

成语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汤执中立贤无方。”

详细解释

进士

tuī xián jìn shì

成语解释:推:举荐。推荐贤人,引进学者。

成语出处:唐·姚崇《答张九龄书》:“近蒙奖擢,倍励驽庸,每以推贤进士为务,欲使公卿大夫称职。”

详细解释

乐善

tuī xián lè shàn

成语解释:推:推崇;乐:爱好。推崇贤人,爱好善事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,常慕季文子、仲山甫之志。”

详细解释

折节下

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

成语解释:折节:屈己下人;下:屈己尊人。屈己下人,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身自耕作,夫人自织,食不加肉,衣不重采,折节下贤人,厚遇宾客。”

详细解释

驹留空谷

jū liú kōng gǔ

成语解释: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,今在彼大谷之中。”后因以“驹留空谷”喻贤人在野。

成语出处:《诗·小雅·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彼空谷。”孔颖达疏:“言有乘皎皎然白驹而去之贤人,今在彼大谷之中。”

详细解释

三顾茅庐

sān gù máo lú

成语解释:指诚心诚意地邀请、拜访有专长的贤人。

成语出处:晋 陈寿《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》:“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谘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”

详细解释

蝇附骥尾

yíng fù jì wěi

成语解释:骥:千里马。苍蝇因附在千里马的尾巴上。指普通人因沾了贤人的光而名声大振。

成语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颜渊虽笃学,附骥尾而行益显。”

详细解释

南山隐豹

nán shān yǐn bào

成语解释:隐:隐伏。比喻隐居山林不仕的贤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列女传·贤明·陶答子妻》:“妾闻南山有玄豹,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?”

详细解释

智藏瘝在

zhì cáng guān zài

成语解释:指贤人隐遁,病民之臣在位。

成语出处:《书 召诰》:“厥终智藏瘝在。”周秉钧易解:“纣政不善,贤者藏匿,病民者在位。”

详细解释

驽骥同辕

nú jì tóng yuán

成语解释:驽:劣马;骥:良马;辕:车前直木。劣马和良马同拉一辆车。比喻庸人与贤人混在一起。

成语出处:《孔丛子·对魏王》:“驽骥同辕,伯乐为之咨嗟;玉石相揉,和氏为之叹息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

shí shì zhī yì,bì yǒu zhōng shì

成语解释: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。

成语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之泽,必有芳草;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。”

详细解释

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

shí shì zhī yì,bì yǒu zhōng xìn

成语解释: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如丘者焉,不如丘之好学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比屋可封

bǐ wū kě fēng

成语解释:意思是在唐、虞时代,贤人很多,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后比喻社会安定,民俗淳朴。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。

成语出处:前蜀 杜光庭《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》:“无向隅不获之夫,有比屋可封之俗。”

详细解释

匪夷匪惠

fěi jí fěi huì

成语解释:夷:殷末周初的伯夷;惠: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。既不是伯夷,又不是柳下惠;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。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司空图传》:“匪夷匪惠,难居公正之明;载省载思,当徇栖衡之志,可放还山。”

详细解释

焚芝锄蕙

fén zhī chú huì

成语解释:芝:通“芷”,白芷,香草名;蕙:蕙草,香草名。焚毁白芷,锄掉蕙草。比喻贤人遭受灾难。

成语出处:明·袁中道《李温陵传》:“斯所由焚芝锄蕙、衔刀若卢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明扬侧陋

míng yáng cè lòu

成语解释:侧陋:之地位低下而才德兼备的贤人。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。

成语出处:《尚书 尧典》:“明明扬侧陋。”

详细解释

牛骥共牢

niú jì gòng láo

成语解释:骥:好马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 张载传》:“及其无事也,则牛骥共牢,利钝齐列,而无长涂犀革以决之,此离朱与瞽者同眼之说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牛骥同皂

niú jì tóng zào

成语解释:皂:牲口槽。牛跟马同槽。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。

成语出处:汉 焦赣《易林 升之小畜》:“牛骥同槽,郭氏以亡。”

详细解释

祁奚之举

qí xī zhī jǔ

成语解释:祁奚举荐贤人,不避亲仇,公正无私。
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年》:“祁奚请老,晋侯问嗣焉,称解狐,其仇也。将立而卒。又问焉,对曰:‘午可也。’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。”

详细解释

搜扬仄陋

sōu yáng zè lòu

成语解释:搜:寻求;扬:举荐,选拔;仄:通“侧”;仄陋:指微贱的人。搜罗和举荐地位卑微的贤人。

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纪瞻传》:“先王身下白屋,搜扬仄陋,使山无扶苏之才,野无《伐檀》之咏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