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戒惧的成语

共 5 个成语

临事而

lín shì ér jù

成语解释:临:遭遇,碰到;惧:或惧。遇事谨慎戒惧。

成语出处: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必也临事而惧,好谋而成者也。”

详细解释

临深履冰

lín shēn lǚ bīng

成语解释:面临深渊,脚踩薄冰。比喻谨慎戒惧。

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能事过乎俭,临深履冰,居安不忘乘奔之戒,处存不废虑亡之惧。”

详细解释

一日万几

yī rì wàn jǐ

成语解释:亦作“一日万机”。形容帝王每天处理政事极为繁忙。语本《书·皋陶谟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几。”孔传:“几,微也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

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皋陶漠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几。”孔传:“几,微也。言当戒惧万事之微。”

详细解释

临危履冰

lín wēi lǚ bīng

成语解释:临:面临;履:踩,踏。面临危境,走在冰上。比喻处境艰危,应时时戒惧谨慎。

成语出处: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0卷:“故圣人当言而惧,发言而忧,常如临危履冰,以大居小,以富居贫。”

详细解释

夕惕若厉

xī tì ruò lì

成语解释:若:如;厉:危。朝夕戒惧,如临危境,不敢稍懈。

成语出处:《易 干》:“君子终日干干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
详细解释

成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