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:邪说:有害的学说;异端:不正统。指和正统思想不同的有害的学说或指荒诞不经的道理。
成语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118回:“鹏儿开口,即为高蹈之路。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,母亲怎反奖起他来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乎:等同于介词“于”;异端:有别于正统思想的教义或主张。指钻研儒家以外的主张或指对异端的指摘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攻乎异端,斯害也已。’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邪说:有害的学说。异端:不符合正统的思想或理论。与正统的思想不相容的主观或学说。
成语出处:宋 赵与时《宾退录》第二卷:“异端邪说日交驰,圣哲攻之心费辞。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和雅正相背,与常俗相违。谓异端邪说。
成语出处:章炳麟《与人论文书》:“使奇耦之言,文章之议,日竞于世,失其所以■(木敬),而诡雅异俗者据之,斯亦非足下之所惧邪!”
详细解释
成语解释:紫:古人认为紫是杂色;夺:乱;朱:大红色,古人认为红是正色。原指厌恶以邪代正。后以喻以邪胜正,以异端充正理。
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恶紫之夺朱也;恶郑声之乱雅乐也;恶利口之覆邦家者。”
详细解释